发疯文学是对现实的回击一辩稿评论之星·视评 “发疯”背后是大学生们的自我救赎
发布时间 :2025-07-03
主播说联播,今天我来说。“没错,你是个明白人,我明白你明白的意思。我也是明白人,明白人就应该明白我明白你明白的意思,只要大家都明白明白人应该明白我明白你明白的意思,这样网络环境就是充满明白人明白其他明白人所明白的事。”别担心,我的精神状态良好,开头的这段“发疯文学”取自个性十足的“玩梗群体”——大学生。
近日,“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态”俨然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网络话题。从“操场遛狗”的兴起,到各大宿舍争相举办时装秀,从熊二仿妆的热潮,到模仿带货主播开设别样直播间,从翻拍经典影视剧《甄嬛传》,到自创综艺节目《恋爱变形记》,在几十平的宿舍里,大学生的无厘头创作开始爆红于网络平台。各种荒诞、犀利又幽默的言语和视频令人捧腹大笑,“发疯”逐渐成为了大学生们的普遍精神状态。
不论是无厘头的提问还是回答,其实都是大学生的一种情绪窗口。伴随着作业、考试、比赛而来的还有频繁的核酸、封校和网课,这也让本就不那么轻松的大学生活雪上加霜,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也变得越来越突出。而这些看上去极端但又不失风趣的语言、段子、视频实际上体现了一种苦中作乐的无奈、心酸与乐观。归根结底,这些看似“发疯”的大学生其实正在用乐观实现自我救赎,一边调侃着自己是“大学牲”,一边又在为生活和学业而努力奋斗着。
真正的英雄主义,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,依然热爱生活。在一场场“疯癫”的狂欢过后,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面对真实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,在网络亚文化的潮起潮落中要如何坚守本心,继续前进。
- END -
当代青年新型自我表达方式探析—发疯文学是对现实的回击一辩稿
【摘要】“发疯文学”源于中文网络环境下年轻一代自发的网络沟通与交互。它具有无逻辑、碎片化、用词简单、情感充沛等特征,并逐步发展出一套特有的网络语言表现范式。“发...
“发疯文学”翻红不必强行“上价值”荔枝时评,发疯文学是对现实的回击一辩稿

“我知道我配不上发货,大家都发货了,不像我,连催的时候都小心翼翼,成了一只可笑的热场笑料,我也知道我配不上提...
发疯文学是对现实的回击一辩稿与其内耗不如“发疯”
“很内向,到现在也没有一拳把世界打爆”“好自由,精神状态良好(变成猿猴)(抢夺路人的香蕉)(在藤蔓上荡来荡去)”……近日,“发疯文学”悄然在大学生中流行开来。当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