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生考公司法警察岗被举报“发表极端言论”内容令人咂舌!-体制内发言视频
发布时间 :2025-06-24
近期,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位考生因网络极端言论被举报,起初大家还为其感到惋惜,可在看了她的社交发言之后,网友们更多感觉到的是“后怕”!
这位姓苍的女性考生原本已通过2025年哈尔滨市道外区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岗位的体能测试,即将迈入公职人员行列,却在录用前的关键阶段被网友举报曾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不当言论,最终导致失去了宝贵的上岸机会。
值得一提的是,体检是公流程中靠后的环节,通常在笔试、面试和体测之后进行。苍某顺利通过了前期各项考核,甚至已经完成了体测,距离最终录用仅一步之遥。
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,有网友扒出了她在社交平台上长期发表的一系列极端言论,内容令人咋舌,随即向有关部门进行了举报。这些言论的具体内容虽未被完全公开,但据了解涉及对特定群体的歧视和敌意,与司法警察应当保持的中立立场和职业素养严重不符。
相关单位随后表示:该考生后续她就没再走程序,并且否认了网友们所说的“政审没过”的说法,好消息是这样极端负面的人没有进入体制内,但值得深思的是:为什么在举报之前,政审没有发现该考生存在这种发表极端言论的行为呢?
就如同网友们疑惑的那样:为何发表过极端言论的人能够通过前期的资格审查,一直走到体检这一步?政审环节是否存在漏洞或流于形式?这次事件的后续发展,已经影响到了外界对政审的思考与信任。
关于体制内的政审,需要强调的是,传统政审主要依靠档案记录、单位评价和实地走访,难以全面覆盖应聘者的网络言行,但在数字时代下,一些招聘单位已经开始探索将网络言论纳入政审范围,但碍于技术难度和个人隐私等问题,这种尝试注定要面临不小的困难与阻碍。
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网络就是法外之地,就如同这名姓苍的女同学,即便已经通过了体检,但只要被举报了,相关单位就会深入调查,只要举报内容属实,即便你的成绩再优秀,也照样与体制内无缘。
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:已经关注到此事并开展相关工作,但因调查尚未结束,暂不便透露具体处置结果。这种态度体现了体制内工作的谨慎之处,也相信这件事会有一个合理的调查和处理结果。
一位准司法警察的职业生涯被社交媒体毁掉,这样的事情虽然令人唏嘘,但也不得不给大家敲响警钟,单看评论区网友们的发言就能明白,大家对体制内工作者的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。
甚至有网友表示:这种人千万不能进入公职人员队伍,以后每年她继续考,也必须继续举报,不过笔者认为,大家之所以如此愤怒,或跟苍姓考生报考的岗位特殊性有关,一个情绪不稳定、发言极端的人,的确不适合担任执法人员。
社交媒体给了每个人表达的自由,但这种自由并非毫无限制,实际上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,对公职人员候选人而言,网络言论同样是品行评估的重要依据。
司法警察作为特殊的执法人员,其政治立场、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直接关系到法律实施的公平公正。发表极端言论的行为,无论出于何种动机,都证明了她不适合、也无法担任这一职务。
不过这件事也给体制内招聘带来了新的思考:当网络媒体成为了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,政审环节是否能突破数字的围墙,将网络言论纳入政审的范畴呢?
- END -
孙绍骋在内蒙古党校(行政学院)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体制内发言视频

3月1日,内蒙古党校(行政学院)举行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。自治区党委书记、内蒙古党校(行政学院)校长(...